2006年9月27日星期三

棱角

有两种圆滑,一种是把棱角磨平了最终剩下一个圆(可以想象多边形的内切圆),一种是把自身补全成为一个圆(可以想象多边形的外接圆),棱角还在,只是存在与圆的内心发生作用。

得学学长期计划

习惯了做什么事情都套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去解决,即使连续几天少吃不睡,如果不能很快做完,就会很懊恼,然后很有可能就放弃了。很多事情因此而废。比如说,不喜欢看连续剧,即使很喜欢的,也更喜欢收集到一起然后废寝忘食的一次性看完,如果看不完,那就看个结局就完了。

这样不好。有些事情需要这样干,有些事情就得学会慢条斯理,得制定长期计划,可能是几个月,或者半年,或者一年,或者此后的每一天,都要抽出来一些时间做同一件事情,然后用这样的方式完成某个任务。比如看书,比如练琴,比如……

就拿看书来说,书买了不少,也借过不少,可是很多都是持续一段时间狂啃之后,没有见到效果,就停住了。或后来再次拿起,翻过几页又再次感觉不到效果再次放下。

这样三分钟热度,可能在早期只是个偶然,但是次数多了就成了习惯,然后有人评论我三分钟热度,我也就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了。

其实改变自己也不难,但首先是要有个长期的毅力能保证坚持贯彻这样的改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改变不了,就更不用说改变世界了。

2006年9月24日星期日

自我与顺从,自信心的建立

对于从小什么事情都听家长的话,很容易妥协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选择顺从的孩子而言,长大后也会容易妥协,有正确的观点、目标也不坚持,为求得一团和气(小时候的表现就是不被家长责骂)而无所作为。挺没意思的。得掌握“度”,让他能“刚柔并济”,知道什么时候该妥协,什么时候必须坚持。

如果从小给孩子指定了过多的规矩,或者布置了过多的作业,小孩完不成,不管是否受惩罚,次数多了他会有一种心理就是“这任务我肯定完不成,就算受惩罚又怎样,我就是完不成”,而没有自信,也不懂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完成目标。因为没有获得过成功的成就感,没有因为这种成就感受到表扬和鼓励。“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翻,胡了,翻得太多,散了。给他一个相对弹性的规矩,让他自己选择得与失,自己衡量后果选择行为及行为方式,才能形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否则也只是什么都听话而不会安排自己。

批评很必要,但是不能太多太苛刻,否则他就会变得做事畏首畏尾了。

2006年9月23日星期六

Linux 笔记本基于“敲打”的命令

Linux 笔记本基于“敲打”的命令

有史以来第一次,您可以敲打一下计算机并得到有意义的响应!使用 Linux® 和 Hard Drive 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硬盘活动保护系统,HDAPS)内核驱动程序,我们可以访问 Lenovo(以前称为 IBM®)ThinkPads 上的嵌入式加速器,然后处理加速器的数据来读取特定 “敲打” 事件序列(也就是您使用关节敲打笔记本的事件序列),并基于这些敲打事件运行一些命令。双击锁定屏幕,然后敲入密码来解锁。敲打显示屏一次就可以让 MP3 播放器前进一个音轨。这类可能事物是无穷无尽的。


这太好玩儿了,想想看,如果学会了电报码,那么所有输入变成发电报了,对着电脑的某个部位不停敲啊敲就行了。现在应该也可以实现,比如把某个键设置成这样的(在我的 hp 笔记本上,windows 键在 linux 就是无用的)。

键盘相对于一个好像 mac 鼠标的那种设备来说是太大了,如果只需要一个能像电报机这样生成序列的输入设备,那么就可以用任何可以用的方式来输入了,比如很多人(包括我)坐着的时候会像踩鼓槌或镲那样抖动腿部,如果计算机增加一个踩踏输入器,手就可以解放出来干其他的事情了,比如在纸上写写画画,或者搅拌咖啡,或者移动鼠标(我不喜欢使用鼠标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不喜欢手在鼠标和键盘之间来回切换)。

我决定弄一个出来玩儿。

关于改变,关于思想

“改变”这东西,只会在自然该发生的时候发生,在不合适的时候就不会发生。与之对应的是“不变”,任由其外表千变万化,很多内在的东西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就像很多中国人的特质,其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不变的东西,只要生存在这片土地上就会拥有,甚至生存在其他的地方,也只是潜在地发生作用。有些时候表现出来,有些时候有会潜伏;有些时候的表现是正面的和积极的,有些时候表现出来的又是负面的和消极的。其实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变过,可能也永远不会变直到中国人全部消失。

那些东西我们可以认为是好的,也可以认为是不好的。其实判断好和坏本来就要看标准是什么,如果足够客观,就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剩下的只是如何 live with it and let it be 或如何利用之了。


文字可以传递,语言可以传递,但是思想这东西是不可能完全地(不走样、无增也无减地)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的传递需要媒介,语言和文字正是这样的媒介,然而语言和文字在传递思想的过程中,传输效果受传递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智力、情绪、立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传递后就不会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这也许可以解决我之前的困惑,圣贤们可以有伟大的思想,有伟大的发现,总结出来了某种规律,但是却无法通过人类的语言文字进行完备的描述以传播给其他人或后人。

其实研究越多,发表的论文越多,给人们在理解圣贤们的思想的本来面貌上,带来的干扰因素也就越多,看的书和论文需要足够多,否则唯恐不完善。“道可道,非常道”,说出来写出来的那些,已经不是思想的本来样子了,还说它干啥听它干啥看它干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了那么多听了那么多之后,要想搞明白一种思想,就要从越生越多种解脱出来,追根溯源,万物而三,三而二,二二一,一而道。所以那种“悟”应该是更有效的。

在没有先贤的指导下参悟,总要交流一下,还得借助于语言和文字。而对于语言文字上的修养程度,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领悟的部分、程度、角度也不一样,所以交流的结果可能是没有结果。所以交流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最终自己的思想还是得由自己来完成。

2006年9月20日星期三

那些古代的哲人们啊……及其他

最近看了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和书,以及一些电视节目。

书看得还不够多,知识还太浅薄,有个疑问搞不清楚,那些哲人的思想、道理,究竟是在当是由于他们的天才发现得以总结及萃取或补充,才得到今天看来如此精华的东西,还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样的境界只是他们是最先到达的。如果是前者,为什么后世至今很少再出现那样的伟大的人,而那些思想闪耀着光芒的子们又都集中出现在那一段时期;如果是因为后者,那么应该能找到一个方法可以让所有人都达到至少是最接近那样的境界,那么这方法是什么?

是不是因为当是人们刚刚脱离愚昧所以他们的成就所以显得极为突出,而人类的道理终究就那么一些,被他们说完了,后世的子孙们也再没有新鲜东西可以挖掘出来,剩下的只能是印证、补充了?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区区那么点儿字数,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那么多人在研究,在那么多领域指导人们的行动,是他当时就特别聪明特别有预见性地说出了那些话,还是他只是参悟了一些道理的主干,而由此主干开始加以研究和探索,可以扩充成为一颗茂密的大树?这个疑惑我还不能描述的特别清楚,但确实没搞懂。

以前历史没有好好学,似乎中外的历史上哲学总是在那些划时代的科技发明发展之前的。这是第二个需要继续学习的方面。

如果说人类的哲学从某个层次开始,可以浓缩直至只有一个字(比如“道”或“禅”),也可以括展开来成为分门别类各个流派各种学说的无穷无尽以至于一个人永远无法学完,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宇宙大爆炸,从一个点,扩展成为广袤无垠的世界,也许会有轮回,也许我们就同时生活在一个点里和一个广袤世界里。我们可以完全不学不听不看不闻不问甚至把脑子里所知全部赶出去从而恢复最初,也可以不断地学习以追求广博。我知道这两者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也许,这两个极端其实是统一的。

比如孔子,为什么他的学生们终究还是没能在思想上超越他,他的知识毕竟也是有限的,会有另外一个人能够完全与之符合吗?完全重合不太可能,但是在另外的途径上达到同样的高度似乎还是可能的。我觉得,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应该只是学会老师教会的东西,而是利用所有可能获取和学到的知识,去发现新的天地。已知总是有限的,未知才是无限的。嗯,“无”。


我觉得古代的小孩从小背诵这经那文的,还是很有好处的,初时可能不能理解,但是长大了以后(甚至是在长大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在感悟)能够理解的时候,那些东西都能够回忆起来反刍和咀嚼,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在看来是糟粕,是不合时宜的,在当时可能就是适应时代的,不能一概而论一棒子打死)使之指导自己言行。


玩儿了几天富甲天下,这个古董游戏。觉得这游戏其实还是能学到些东西,就是用人。手底下一大堆人,有的武力特高但非常弱智比如吕布,有的所有“力”都很弱但很平均,有的什么“力”都不行但体力特好适合运输。怎么用好这些人,比如一座城用怎么样的人员组合能达到最佳效果,单挑、野战、攻城时都能有很好的效果,还要照顾到城池的生产,颇费脑筋。搞的好的话,感觉比最后胜出的喜悦还大。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有一次进了武器店买了一大堆金箍棒(自然是威力非凡的),每个只要 1元,这样之后武力空前强大,甚至可以不依靠军事也一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游戏开始变得没意思了。

make love not war

2006年9月11日星期一

vim 脚本实现的俄罗斯方块

这里下载一个脚本,然后就可以用 vim 玩儿俄罗斯方块了。

看截图:

2006年9月10日星期日

尝试,即使失败,也比禁止尝试要好

在无害(或着没有永久性伤害)的范围内,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比从一开始就规定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要好。同时,一定不要觉得是父母让他失败的,而是自己确实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兴趣或天分,一定要全心全力地支持他去尝试,这样即使失败,他不会去给自己找借口。

上面这段感想是看了一个“儿子想当赛车手”的节目而来,想到个笑话,有人给韩寒说他有个朋友想赛车,但是没钱,于是大家帮他凑钱买了辆手扶拖拉机,问能不能参加地下车赛,韩寒回答说,由于手扶拖拉机车轮外露,属于 F1 级别,故地下车赛的人可能会拒绝这样的比赛。

就此打个比方,如果儿子相当赛车手,老爸说好吧我支持,给你买辆手扶拖拉机好了,那么这无疑是失败的,但这个例子无疑纯属搞笑。但实际情况是比如想学习音乐,但是父母给买了个走音的或不好操作的乐器,无疑是给他增加了学习的阻力,这样孩子就容易找到借口,失败了是因为父母给的不够。那么这样的做法就是不可趣的。倒不如帮助他找些学习班之类的让他去学,可能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就放弃了,那么虽然花了钱,但是给了孩子一个没有遗憾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努力尝试这样的模式,而不是找个接口去放弃。

似乎找到一些我自己的习惯的根源,是一种思维的习惯。努力克服中……

过程 vs. 结果

可能十几年的应试教育造成的结果是,思维方式是过多地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习惯了每个问题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关注结果,那么就有一个终点,就是结果揭晓的那一刻。这是个不可延续的目标。关注过程则会在过程中逐步学习、改善。如果同样的方法重复多次,每次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比如每次考试得第一),看结果确实很好,但其实浪费了这样的几次机会尝试新的方式和方法。尝试新的方式方法可能不能得到里想中的结果,但可以通过分析得知这种方式方法的优缺点,那么下次有合适应用之的机会,就可以直接用了。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尝试更多方式和方法,习惯于按照老一套行事,必然会导致固步自封,缺乏创新。

做事情、判断事情只注重结果的做法,是短视的。要在做每件事情之前想想有什么新的方式可以尝试,要尝试把每一个做事情的过程也同时当作学习新东西的过程。

2006年9月9日星期六

强迫

连续看了很多期《心理访谈》节目的录像。每一集解决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事情,但是综合的看,确实可以看出些规律。

感觉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因为“强迫”而引起的。有些是别人(比如父母、夫妻、老师等)强迫自己,有些是自己强迫别人。强迫的结果是可能在短期内确实达到强迫者的意愿了,但长期下去以后的最终结果是被强迫者那种被扭曲的个性,这种扭曲的力量终于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产生反抗的效果了(反抗可能是长期一直存在的,只不过之前显现不出来)。

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教育小孩子,都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强迫。诱导、吸引,而不是施加压力。自发的力量永远比外界施加压力后又表现出来的力量要大。这道理我想是有些像镜子反光,反射或折射的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光能是损失掉了。

2006年9月8日星期五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

无规矩无已成方圆。这话说的很好。但是首先要保证所谓的“规”、“矩”,是能够成方圆的规和矩,否则画出来的只能是曲线、椭圆(甚至椭圆都不是)。

如果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并不是真正有利于成功,只是“看上去很美”的,那这样的规矩不要也罢。

我觉得老子所说的“无为”,其实很有为。